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第1/3页)
《春生师兄》 第五十七章 所有人都先入为主,以为春生长了道女缝,就只能是被雌伏于别人的那一方,卓不凡如此,冯谢君如此,连春生自己亦心有遗憾的以为如此。 卓不凡并不好男风,他和天底下大多数男人一样,喜欢的是温香软玉的女人,会爱上春生是他规规矩矩的严肃人生里最大的意外和惊喜。若春生是个健全的普通男子,卓不凡恐怕只会将他当成一位知己好兄弟,可那日山上初见,温泉氤氲中,白虎粉xue旁的那粒小红痣,勾动了卓不凡年轻炽热的雄性欲望,自那一刻起,春生在他心中的性别便模糊了。 他受世俗教化的理智想把这位师兄当做男人,可rou体本能却克制不住的将他看作一片最渴望进入的温柔乡,入不归山的初期,卓不凡饱受这种理智与rou欲的矛盾折磨。这种rou欲是他在自己人生中头一次感受到的,陌生得叫他有些不敢直视,而当自己看到对方与冯谢君亲昵无间时,他心里又生出不愿意承认的嫉妒心,这种嫉妒常使那股陌生的欲望忽然变得十分凶猛可怕,到了近乎丑陋的地步。 因此卓不凡一开始几乎带着一种怨恨的情绪回避着春生,其实,他回避的是被君子礼教贬低唾弃的欲望。 而冯谢君对欲望的看法便自由得多,他成长的环境奢靡至极也荒唐至极,因为自小看尽了男男女女在他父亲身上的丑态,所以对他来说,能共度云雨的另一半可以是女人也可以是男人,只要那人是他喜欢的。 怎样是他喜欢的人? 那必然是与这奢靡荒唐的欲望世界全然不同的真宝,这真宝必然要美丽,要干净,要温柔,就像他抚琴望着东方的娘亲江近月那样的存在。 冯谢君作为圣子常坐在父亲冯应如身旁,一道聆听信徒们的忏悔与乞求。卓不凡周遭的人隐藏压抑欲望,而冯谢君却不得不直面世人的欲望,再加之他天生灵慧过人,因此年纪虽小,却比卓不凡更早懂得人这种生灵的真面目。 大千世界,稠人广众,芸芸众生,皆是凡夫俗子,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其实又都是一样的人,乌烟瘴气的红尘万丈中,有一座名不见经传的不归山,而走入这山中,却见一道如雪如月的身影,天真烂漫,笑在一片绿水青山里。 这便是春生在冯谢君心中的印象。 因此相识不久,冯谢君就明白像春生这样的人在世间是如何宝贵稀罕的存在。 他美丽,虽芒履布衣不加修饰,乍看相貌平平并不起眼,然而身条盘顺,眉眼清秀,极为耐看;他干净,真真一颗难得赤子心,怀真抱素纯正无邪;他温柔,对人对事都敦厚温和,从不怨憎嗔怒,笑起来温穆如初夏清风——完全符合冯谢君喜欢的标准。 在母亲江近月死去后,自己竟还能碰上如此令他心安,令他想靠近的人,这有多难得,有多幸运,冯谢君在心里不止一次的感叹。 不归山只有一座,他的春生师兄只有一个,独一无二,舍他再难得如此良人,自己放弃过几回,如今听他对自己表了心意,两人又有了身体上的结合,冯谢君不仅在心灵上,在rou体上也对春生喜欢得不能再喜欢了,要他放弃这绝世良人,是再无可能了。 卓不凡对春生的爱起于rou身,发乎本能,最后得偿所愿,而冯谢君的爱起于心之所向,而后身之所往,终至所归。 而春生这心地善良的小菩萨,爱上两兄弟的理由很简单,仅仅是因为他知道卓不凡和冯谢君需要他去爱他们。 被人需要他去爱的感受,春生是头一回体验。 他看惯花开花落,知晓万物皆有一死,师父竺远有朝一日也会离自己而去,这种生命必将到来的孤独总不时在他心中浮现,使他觉得人生的寂寥,天地的苍茫,而自己好似一片孤云一只野鹤,即使他心无缺,身无缺,是个本自具足的人,然而再似仙似佛,也不是真仙真佛,只是一名最干净纯良的小凡人,是人便总渴望能与其他人发生联结。 而卓不凡和冯谢君两兄弟的出现,满足了他的这一渴望,他虽不能清楚表达,却在去爱别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和满足。然而他也爱陈最和姜半夏,这两位少年客人的出现,也减少了他的孤单,也让他感到快乐,要使春生这样懵懂淳朴的少年区别友情和爱情是不容易的,却也很简单,他只需要知道一点便可—— 自己是否能因对方产生rou欲。 少年的爱,漫漫人生的第一次心动,总是稀里糊涂的发生,在友情和爱情间模糊来模糊去,人没有发育出rou欲前,与同龄人之间只能产生友情,而一旦年纪到了,rou欲发芽而出,爱情便靠着这种欲望,从友情中被甄选了出来。 而rou欲的发生,自然是来之于rou身色相,若是上山来的两位师弟不过是像刘大斧这样的平平之姿,春生恐怕难以动情生欲。 卓不凡和冯谢君,即使是未曾出世的春生,只一眼也明白这两兄弟都是人中龙凤,两人无论相貌还是才华能力都是非凡,虽各有不足,一个迂腐,一个自私,且都野心勃勃不甘人下,可于春生来讲,缺点与优点一样,不过是一个生命与其他生命区别的特点,更何况,卓冯二人的缺点并未妨害过他什么。 可若说rou身色相,陈最与姜半夏亦是殊胜,尤其是姜半夏这样不逊女子的乖顺柔慧,假使先遇上春生的是姜半夏,说不定最后情投意合的是他们两。这两具善心观音身若是凑成一对,定是举案齐眉,你恩我爱,这情路比起与那两位诸多关系缠身的天之骄子的,一定要平和坦顺得多。 然而一切情,不仅要对的人,还要对的时间,一切都是恰好,恰好,再恰好。恰好第一个上山的是他们,又恰好第一个上山的他们都姿貌俊丽,最后恰好他们这两个第一个上山的俊少年都爱上了春生。 他们来早了,春生未开情窍;他们来晚了,可能有人先占心房;若是来得再晚些,待春生过了少年的孤独混沌,长些年纪,在森罗万象中悟得缘起性空,那更是再无与他谈情说爱的丝毫机会了。 因此对一个人的爱,不能从它是如何开始的而评论孰高孰低,不过都是一切的恰好促成了缘起。能爱上一个人,一定是因为彼时彼刻能在这个人身上满足自己的欲望,既然都是欲望,便无高低,只有执着的深浅。 而此刻论爱得孰深孰浅,三个少年间,恐怕还是卓不凡对春生的爱最深一些。 春生是个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