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61、大道明义,天下共主  (第1/2页)
    鲲沉北冥,鹏飞南冥,其会一也。    当张执象从仙山之巅一跃而下,朝灵海坠去的时候,终于明白了庄子的逍遥游,他在天若鱼,入水如鹏,先前每一滴海水都重若泰山,此时的海水却宛如空气,他“振翅而飞”,海底不再离光明愈远,而是越来越亮……    穿过光明,睁开双眼。    张执象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飞”到了空中,四周的云海如鲸群聚,云空高歌,虹光如桥,在那云海之中,一只长鲸格外兴奋,勐的沉底,然后跃出云海,驮起他来,于天空遨游,云海奇观散去,而它依旧存在。    长鲸驮着他游至钜子面前,耀武扬威。    早先一战,被钜子轻松捉住,让它耿耿于怀,如今张执象顿悟,它也终于觉醒,有了本相,显然想一雪前耻。    看着这只如极光般绚烂的长鲸,钜子倒没有在意它的挑衅,反而在欣赏这份美感。    “真漂亮的剑。”    “是老顽童送给我的,他在北极等候了许久,才从天上摘下来的这柄剑。”    “天与海,谁说的清呢。”    “钜子也去过星之内海?”    “呵,你把墨矩打开,就明白了。”    张执象明白,钜子定然也是去过的,是否有神仙去见钜子,不得而知,但钜子自己其实也不在意,他只是为了探索宇宙而已。    墨矩当中肯定有星之内海的信息,但应该只是一部分而已。    “我此番神游,得长生大帝召见。”    “共商文明之事,大帝言,文明有三,其一轮回,其二长生,其三觉悟……”    张执象是说给钜子听,也是说给众人听。    人生三问。    我是谁?从哪里来?将要往哪里去?    这是所有人,所有存在都会思考的一个问题,今天,张执象回答了,我们是人,何为人?人从哪里来?人要到哪里去?    从开天辟地,讲到万物形成,讲到文明诞生,讲道中土形成,讲到众生觉悟。    浑然一体,首尾相连,自圆其说。    人们从未如此清晰的认知宇宙、认知轮回、认知文明,在宇宙文明的尺度之下,陡然觉得那石壁上的武学也好,道法也罢,人生的功名利禄也好,显得如此无趣而渺小。    自古以来合道的圣人们,那须弥山、方寸山、昆仑山上的众神,神佛四周环绕的云雾被张执象驱开,终于见的本尊。    终于明白“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是何意了。    终于明白,为何姜子牙可以封神。    神道,本就是人道设立的,是自古以来那些圣人合道后的人道伟力幻化而出,庇护人间……    张执象所言,不仅普罗大众醍醐灌顶。    就连那些结丹、元婴期的修士同样如此,明白了神道的根底,才终于明白“神游”这一境的路到底该如何走。    才明白修行之路的尽头是什么。    正神道,立标杆。    世人方知该如何去做,如何去信。才知晓孔夫子为何说“敬鬼神而远之”,鬼神当敬,却不能依赖,此为正信。    才明白为何举头三尺有神明。    直接从神道的基础上剖析,便是明确了神道的“三法印”。    符合人道伟力的神,才是神明。    否则,就是伪神。    张执象此次悟道,对文明宇宙的讲解,顺便确立神道的源流,直接可以说是对伪神造成了降维打击,让还没来得及施展计划的许海脸色变得铁青无比。    不是说张执象说的就一定对。    而是张执象的理论太齐全,可以相互呼应,想要颠覆神道的解释,就必须拿出比张执象更完善更令人信服的理论体系才行。    而这套圣王宇宙理论,他,辩驳不了。    道德是有力量的,道理同样有力量,不是说一顿诡辩就能歪解的,歪解的本质是蒙蔽,蒙蔽的本质是不敢让人见真理。    因为见了就会懂。    善恶皆是本性,这点不以意志为转移,你会为恶,但为恶的前提是你也知道这是恶,不可能不知道,哪怕是精神病人,他也知道,只是因为知道,所以不能控制。    这是很明确的。    如婴儿,话都不会说,但是你骂他还是夸他,他却能听懂,你夸他会笑,你骂他会哭,他对社会没有任何认知,但依然能够分辨善恶。    因此。    道理就是道理,歪理就是歪理。    张执象把道说出来的时候,他的境界就已经压了所有人一头了,这不单纯是气势上的原因,而是你在修行,你就会明白,张执象在大道上走的有多远。    性功足够了,命功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老子五千言为何叫做《道德经》?因为道德,就是力量。    风云变幻,雷雨降临。    在白鹿鸣叫后,所有人都醒了过来,唯独朱钦煌迟迟未醒,没有足够的觉悟,承担不起真龙的命脉,哪怕有一部分大明气运汇聚,朱钦煌也没有化龙,而是如同难产了一般。    直到张执象把道讲明,他才醒悟过来。    终于成为真龙。    天空一道雷霆噼下,真龙寻气而上,是那种青绿色的龙,民间图画当中最普遍的龙形,他身长百丈,游走于云端之间。    龙鸣之声震撼四野,对于整个夷州岛而言,或许有不少人震撼跪拜。    但在日月潭这边,却少了几分惊殊。    人们只觉得,这龙太普通了些,比张执象麾下的长鲸都差远了……    “张执象,我今日方知,嘉靖小儿为什么封你为大明国师,文明之路尽在眼前,令人震撼无比,望而不得,乃人世遗憾。”    “嘉靖对你的支持太有限了,他太畏手畏脚了。”    “张执象,来帮我吧。”    “我可以将天下全部委托于你,以大明皇帝的身份,只要不改国号,我愿行三代旧事,禅让天子之位,以你为天下共主!”    神龙在云端徘回,洪亮的声音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    知晓朱钦煌是建文后人,得大明国运而化龙,已经是最好的印证了。    嘉靖给张执象的已经足够多了,但人们没有想到的是,朱钦煌居然这么舍得,哪怕皇位现在不是他的,可他既然说出了禅让的话来,夺得大明法统的目的就变成了为了禅让,大势瞬间就变了。    不论他是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