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P-刀刃 (第2/2页)
不去正常。” 宁须安看着那支静静躺在他笔袋里的百乐,几乎一整个下午都没把课听进去。 直到下课铃响,纪庭喊他去吃晚饭时,他整个人都还有一些恍惚。 “宁须安?”纪庭皱着眉,“怎么了?” “我……”宁须安说,“你们去吧,我不是太饿。” 他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和纪庭、徐思淼说“你们先去”、“我不太饿”或者“我先把这道题做完”。 而十分钟后,他会和李敬一起到食堂吃饭——李敬是他上学期的同桌,习惯于在下课十分钟后错峰到达食堂。 他学习非常好,但家境贫寒,沉默寡言,是一副很孤僻的模样。他在三班并未结识到新的朋友,来往时总孤身一人,所以宁须安重新与他建立联系时,并不需要经历什么尴尬的场面。 李敬对学习以外的事情不会投注太多精力,也不想关注这些事背后的理由。 宁须安和李敬说“我们以后都一起吃饭”,李敬觉得无可无不可,便点头同意。 宁须安提出和李敬交换饭卡使用,因为宁须安需要一份规律的、正常的流水,而李敬的吃饭习惯恰好规律到“刻板”。李敬不认为月末把差价补齐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便也点了头。 他那时甚至还要很礼貌地接着问宁须安:“还有别的事吗?” 宁须安很快地回答“没有”,要像解决了一桩很棘手的事项一样,朝李敬露出笑容,对李敬说“谢谢”。 但他和李敬很快就在食堂与纪庭、徐思淼偶然碰面了。 那时他们都还未吃完,而另外两个英俊的、富裕的、大方的男生站在他们身边,要特意低下头来和他们说话。 李敬似乎一点儿都不在乎无用的社交,抬头看一眼便继续低头吃饭。宁须安却要注意到,李敬那没有熨烫过的校服袖口正随着他的动作不断起伏,显得更皱了。 男生投下来的阴影将菜色都变得黯淡许多,宁须安失去了胃口,过了两秒,他将自己的袖口往上卷了卷。 直到两人走后,宁须安才慢慢地、长久地舒出了一口气。 果然,他想,待在李敬身边,比待在纪庭、徐思淼身边要让他放松、舒服、安心很多。 除了李敬这样钝感的人之外,对于微妙的人际关系变化,大多数的人们其实都持有敏锐的洞察力。 在又一次偶遇后,徐思淼用一种有些意外但并不十分在意的口吻对纪庭说:“原来宁须安和李敬关系不错。” “上学期他们就一起吃饭。”纪庭这么回答他,声音很平,“我看到过。” “原来如此。”徐思淼说。 他觉得宁须安无关紧要,所以无所谓地允许与放纵这种变化,很平和地接受了它的发生。 纪庭却皱起眉:“……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徐思淼反问。 “宁须安之前一直和我们一起吃饭。” 徐思淼不明白纪庭在纠结什么:“那人家最近不都很认真学习,特地延迟了十分钟才去食堂吗?然后就正好去食堂的路上碰到了呗,上学期又一直一起,那重新成为饭搭子不是很顺理成章?” “他最近……” “纪总,”徐思淼说,“你别小题大做,纠结这个还不如去纠结你明天的期末考试。” 但十三中最折磨人的并不是期末考试,而是期末考结束后学生并不会立即进入暑假,还需要多留三天听老师讲解本次的试卷。 同时,学校还发布了新通知:为了促进新班级的融合,将要利用暑假的时间初步定在七月初组织一次社会实践,为期五天,食宿费都由学校承担。 班主任在台上补充:“为了便于管理,以及部分活动的要求,你们要自行组队,两人到四人一组……正好这几天你们讨论一下,选出组长。组长把分组报给班长,班长后天之前把结果告诉我。” 又拍拍桌子强调:“学的时候好好学!今天讨论完明后两天就收心听课!” 可惜学生们自然收不住,教室里又怨又盼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喧喧嚷嚷的,像一口沸了的锅。 徐思淼扭头过来问:“分组,你们怎么想的?” 纪庭便看向宁须安:“我们三个一起?” “我没意见。”徐思淼说。 宁须安正把下节课要用的试卷资料拿出来,又顺手把纪庭桌面上摇摇欲坠的餐巾纸扶正。 纪庭:“宁须安……” “纪庭,”宁须安端着还有大半杯水的杯子站了起来,他说,“让一下,我要去接水。” 纪庭微微睁大了眼睛。 宁须安在这时候却显得耐心很不足,蹙着眉又叫了他一声:“纪庭?” 纪庭这才反应过来,站起来给宁须安让路。他慢慢抿起嘴,盯着宁须安走向饮水机——李敬也在那里。 他看到他们交谈了几句,然后像达成什么约定一样互相点了点头,宁须安朝李敬微笑了下,露出了那个很浅的梨涡。 宁须安决定和李敬一起,并且用“李敬不喜欢社交”做了挡箭牌,只组成两人组。 徐思淼耸了耸肩膀:“那真遗憾。” “宁须安,”纪庭声音沉沉的,“是我先邀请你的。” 宁须安轻轻地看他一眼,接着很果断地道了歉:“对不起,我刚没听见。” 纪庭是从来没想过一个“对不起”能让他这么恼火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