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骊山春_第一百三十二章 虚凰假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虚凰假凤 (第1/2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虚凰假凤

    荣世祯大吃一惊,圆睁双目瞪着元枫漪,心里霎时间转过万千思绪。

    韦昌祺的面孔涨得通红,伸手指着元枫漪怒道:“少死的泥腿子叛贼,你血口喷人!”韦家子弟轰然骂道:“抓住这疯言疯语的叛贼!”七手八脚就要冲上来群殴。

    荣世祯喝道:“皇上面前谁敢放肆?给我拦住了!”

    众御前侍卫冲上前来横剑而立,犹似一堵人墙拦住了韦家子弟。

    韦昌祺气得须眉直竖,骂道:“火狮子,你想泼平南王妃一身脏水,借机把我韦家踩在脚底下,须骗不过天下人的眼睛!”

    满朝文武喧然大哗,马太监喝道:“肃静!”大殿方才安静下来,然而人人都是一脸震惊之色,实不敢想象火狮子意欲何为。

    高应麟眉心微簇,说道:“靖武王,你说平南王妃是假冒的,那是什么意思?”

    元枫漪话声中气十足,响响亮亮传遍大殿,说道:

    “当年小皇帝赐婚平南王世子荣世祯与琴湖郡主韦珑君,后来谣传平南王世子身死,琴湖郡主就在星迢城外山上慈航庵出家守节。

    “我大盛军攻占星迢一年多,四处找寻郡主,却是一无所获,慈航庵的尼姑们都逃得无影无踪。

    ”韦王爷,你自称于城破时携嫡系子弟逃难,在路上偶然与郡主相会,而后一家人躲藏在绿林山寨之中,待到平南王军占领西北,韦王爷才带着郡主寄书平南王再续前缘,是也不是?”

    韦昌祺说道:“我韦氏一族为你所迫,不得已躲入深山避世,天下谁人不知?我们从无半分隐瞒,你倒当件机密要闻拿到朝廷上来说?你怎么不说,当初平南王到祀州迎我女儿成亲,都是因为你的阴毒诡计,才闹得他小两口劳燕分飞?你蓄意破坏我们两家亲事,早在当年就种下了祸胎。现在他们好容易破镜重圆,你又来肆意污蔑,你是什么居心?”

    元枫漪笑道:“韦王爷,你如今送入平南王府的那个女子,当真是你的嫡女琴湖郡主韦珑君吗?你此刻在皇帝跟前认罪,还不算太晚。”

    韦昌祺两颊微微抽动,眼中满是阴鸷仇恨之色,咬牙切齿道:“狗杀才!你这狗嘴是咬死我韦家了,是不是?”

    元枫漪笑道:“不见棺材不掉泪。”转向高应麟说道:“皇上,臣要告发韦昌祺,以他与二房邵氏所生的庶女韦萤君,冒名顶替琴湖郡主,嫁入平南王府鱼目混珠。”

    韦昌祺怒道:“一派胡言!你这是造谣污蔑!”韦永谧说道:“平南王曾见过我妹子,我们送妹子来到云南成亲,平南王还亲自闯入内室查验真容,若是我们使了掉包计,平南王怎么认不出来?难道他是瞎的?”韦氏子弟跟着哗然叫嚣。

    高应麟眼神如冷电般扫过韦家子弟,韦家子弟方才静了下来。

    高应麟说道:“靖武王,你说这些话有什么依据?”

    元枫漪说道:“韦家此计本来天衣无缝,臣原本也不知内情。不过,我大盛军当年到处搜寻郡主之时,曾经贴下榜文悬赏线索,因而结识了不少当地僧道之流。而后我大盛军虽把西北让给了平南王军,这份联络也没有断——”

    韦昌祺说道:“好啊,你收买了一群jianian僧恶道,在西北做探子jianian细!这可是你自己认的,皇上和诸位大人都听见了!”又向荣世祯道:“平南王,你掌管西北也有些日子了,那帮子遛街串巷的和尚道士,专一搬弄是非、祸人子弟,早该治一治了。”

    荣世祯沉着脸色不言语,元枫漪说道:“我如今归顺了朝廷,我的手下也是朝廷的人了。”

    高应麟说道:“我朝秉承小皇帝卧龙台上诏令,西北交由平南王统摄。靖武王,你在西北的人员,从今往后都交给平南王军。”

    元枫漪说道:“行罢。”

    高应麟说道:“你接着说。”

    元枫漪说道:“星迢城中有几座姑子庙与慈航庵向来亲近,庙中住持都曾为我大盛军供过线索。前些日子,听说慈航庵的尼姑们渐渐回到了庵中,那几个姑子庙的住持一齐去山上探望。

    “那时韦家已送郡主去了云南,可慈航庵上上下下都对这门婚事讳莫如深。而跟随郡主十数年的那几个老尼姑师父,一个都没有回庵。

    “那几个住持还道是郡主舍不得,把她的师父们都带去了云南,可一问之下,慈航庵尼姑总是三缄其口,绝不多言。

    “那几个住持就觉得不大对劲。恰好我那时也觉得此事蹊跷,暗中派人在星迢城打探消息,那几个住持也不隐瞒,就将慈航庵的怪状据实已告。”

    韦昌祺冷哼一声,说道:“这群长舌妇身入空门,却不守戒,平南王已经收服西北,她们竟还跟贼军暗通款曲、藕断丝连,来日要下十八层地狱。”

    元枫漪淡淡道:“我大盛军在西北还算是善待贫民百姓,比你老韦家强上那么一点儿。那些老住持有众生平等之心,因此未曾死守官贼之防。”

    荣世祯说道:“然后呢?”

    元枫漪说道:“我的手下又暗中在西北多方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找到一个西域来的番僧,说是曾见过几个老尼姑,领着一个小尼姑在西域戈壁云游,化缘为生。听他所言,形貌打扮恰似是琴湖郡主和她的师父们。

    “倘若真郡主已游荡到了化外之地,那云南的假郡主又是谁?星迢城中多的是熟知韦府家事之人,这一节就极易推敲了。

    “韦王爷的正妃陶氏与二房邵氏,其实是一对表姐妹,相貌本就肖似。陶氏立身正直,邵氏钻营善媚。她俩先后嫁入征西王府,陶氏生下长子之后,又差不多同时与陶氏一起生下女儿。嫡女珑君与庶女萤君,这姐妹俩自幼也长得十分相像,只是性子大不相同。珑君一心念佛,最喜与尼姑为伍。萤君则不然。

    “韦王爷,你既说你送来云南的是真郡主,那请问你另一个女儿萤君在哪儿?眼下是死是活啊?”

    众人听他说得头头是道,都不由露出了疑惑之色。

    韦昌祺只得解释道:“城破之时,我们一家人颠沛出逃,先是与我元配夫人陶氏失散,我夫人唯恐受辱,竟自焚而死——”说到此处,声音哽咽,眼泪簌簌而落,悲伤恼怒之情不可抑止。众人想象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