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 (第1/2页)
哈哈哈,立后大典来啦~渣皇×前丞相/大将军/摄政皇后/共治皇帝韩信。李靖:没听过这许多人。 ??后世有句话说,i人是e人的玩具。韩信晕晕乎乎地过了数日,才发现自己要出席立后大典的。毕竟这种场合,皇后不去,似乎不大合适。 ??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要不说韩信是兵仙,这种情况下都维持了平淡的面部表情。但得知五品以上在京勋贵,官员和命妇都要出席还是有点难绷——这几乎是韩信的全部社交圈都要来。皇帝觉得他似乎快要碎了,好心地提醒还有所有在京的皇子女和外国使臣,其中大部分都是韩信打过的。 ??皇帝本人倒是不觉得尴尬。该说不说不要脸这种事几乎是皇帝的标配了,他还颇为自信邀请了几乎所有臣属国的使臣观礼,恨不得昭告天下自己得了一位多么好的皇后。至于怎么让儿女臣子面对这种事更是从没担心过,所有还想生活继续下去的人自会帮皇帝编一个合理的理由。 ??太极宫人只忠诚于皇帝,是故之前半点消息都没透露出去。可政治场上打滚的人精们还是摸索出来,这个新皇后可能就是一切大变的关键,只翘首以盼着大典要看此事水有多深。 ??真到大典那天了,韩信反而不太破碎了,也许是被打击得有点麻木。他被宫人套进皇后的礼服后索性放空了大脑,跟着礼官一步步走流程就是。就当是个噩梦,人这一辈子很快就过去了。 ??正经皇帝册封皇后,按理是要皇后走一堆流程咣咣行礼,听册封使节夸自己多棒棒,最后跪受册宝,起,坐受内外命妇朝拜,然后又去找皇帝和太后咣咣行礼。但皇帝从来不是什么正经皇帝。于是这个册封礼就非常离谱了。 ??首先,皇帝带着皇后直接到太庙祭祖,让内外命妇远远拜一拜算朝拜过了。这么远的距离,又只敢在参拜时微微一瞥,也只能看出皇后大概是个男的,没哪个敢抬眼直视皇后的。韩信稍稍有了点血色。皇帝安抚地捏捏他的手。 ??然后重量级的来了。皇帝直接开了两仪宫要朝臣勋贵从此以后用参拜皇帝的礼仪对待皇后,这时安排好的典仪适时地开始宣读诏书。韩信脑子已经麻了。大概如下: ??韩氏这个人品德特别好baba, ??韩信想对,我品德特别高尚,这种情况都没打死这个昏君。 ??韩氏多年事君ba劳苦功高ba, ??韩信想对,我多年征战,确实功高。 ??然后文采好的部分没了,换成了皇帝的夸夸小作文:朕觉得韩氏特别好,朕有他是朕的福气,……如是一千字以后皇帝抛出了一个重量级炸弹,以后朕是圣人,皇后是圣后,一起上朝,一切大小政事我们二圣都夫妻一体,商量着办。朕是个民主的皇帝,原则上你们有意见尽管提,但朕原则上不听。 ??大臣们按爵位,官职在阶下排列。没什么人敢直视皇后——最近各种大变雷霆骤雨般袭来,臣子们都谨小慎微如鹌鹑。 ??李靖位在国公,又代丞相职,位列第一。心说皇上,别人不了解你臣还不了解你吗,每次送的美人你都把好看的留下不好看的送还我,出去饮酒看美人跳舞你比谁都开心,专情到和皇后分享权力是你应该干的事吗?皇上你哪怕发癫杀杀皇子或者清洗大臣李靖都能适应良好,但这是被夺舍了吗? ??李靖做为皇帝的心腹,政治素养还是很出色的,又颇为擅长以装傻卖乖来取信于皇帝,皇帝知道但并不厌烦,反而喜欢他有技巧的奉迎。于是当机立断决定装作惊讶快速瞄一眼皇后,就算皇帝要发作他殿前失仪最多也只是小惩,但做近臣的摸不准皇帝的脉可是要冒抄家灭族的危险,韩信不搞人情世故,韩信不就没了吗?这几个月实在太诡异了,既然皇后是谜团的中心,那我轻轻看……啊,啊? ??两仪宫就这点不好,圣人和圣后站在台阶上几乎能看到所有大臣的小动作,特别是第一排的李靖。韩信和李靖都第一次恨自己长了眼睛。 ??整块宝石雕成的戒指静静地在韩信手上闪烁。那戒指……李靖心想,完了,皇帝疯球了。但来不及仔细思考,他跟着礼官的声音和大臣们一起参拜了皇后。然后大家恭敬有礼地按照身份高低夸夸皇后,恭喜帝后。各种仪式走完,脚步虚浮的李靖随着人流飘出去了。 ??回到太极宫,韩信便倒在床上。身体不累,但精神累得要命。赐宴也早早退场。众人看没看到的,不在意了;可还有他的长子,庸人们以为韩氏失势即将倾覆,便刻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