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泄春光_第30章:帝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章:帝因 (第1/1页)

    宣容急急的拆开信封,打开信,就看到了自己老母亲写的信。

    爱儿亲启:

    一别数月,此前你送回之信,我与你爹皆阅。

    思念甚,但知大义为重,望爱儿勤之、努之,京都水浊,唯心存活水,才可不同流合污,但,过直易折,过清无鱼,江山社稷非我等蝼蚁可撼动,一切事宜皆以性命为重,望爱儿知晓。

    我与你爹皆盼你归,爱儿珍重。

    母俞氏留。

    宣容看着信眼眸微闪,无数与母亲相处的画面浮现出来。

    自小他便知道他的父母比别人的父母老不少,哥哥死时早已及冠,母亲再拼死生下他,也是受苦极大。

    他从小就从旁人的嘴里听过他的父母之前是如何教育哥哥的,哥哥后面也是文武双全,整个人忠勇无二,但正如母亲在信中写的那边过直易折……

    到他出生,母亲虽还是教导他忠君爱国,当为好人,但一切前提都需他自己保全性命才可为。

    在礼部完成一天的工作,宣容回到李太傅府邸,再次提出了要搬出李太傅屋子的要求。

    李太傅自然又打起太极,一会儿说客房已满,一会儿说让人加快修屋……总之就想继续留宣容在自己房间。

    给宣容气得脸一阵儿红一阵儿白。

    到了极点,更是忍不住跺脚。

    “老师——”

    看把小孩搞成这样,李良生也是心有不忍,宣容到他屋后,他睡觉都香甜了不少,他实在喜欢这个孩子啊……

    “十天,最多十天,我定让人修好那屋。”

    “你之前也是说快修好了……”

    “我以我父亲李述起誓,若不能修好,他地府无钱用,投胎下房家。”

    “老师你、你——”

    宣容嘴唇颤抖,显然是被李良生以自己父亲起誓的行为无耻到了。

    是的,就是无耻,陵国重孝以父母起誓是极为重大之事,但被李良生这般轻飘飘说出,宣容只有一种感觉,无耻,真的无耻。

    到这一步,宣容也再不能说什么反驳之话,只是身体被气得颤抖。

    李良生赶紧把宣容扶着坐下。

    “缓缓,喝点水,你向来性子和缓,今天怎么这般性急。”李良生什么人什么场面没有见过,自然知道宣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是个什么想法,他只是想多留小孩几天,也,也不会真越过雷池,怎么就这般小气了。

    再看小孩的可怜样,又忍不住心疼。

    宣容喝完水,整个人微微缓了过来。

    他看向李良生认真道:“我信老师,老师可不能再骗我了。”

    信,宣容是不太信李良生的,但李良生都把自己死去的父亲搬出来了,宣容也只能信了。

    没有别的办法的情况下,也只能装作全然信任了。

    “你这孩子,我何时骗过你。”

    李良生不自然的转过头。

    ……

    一只体型健硕的苍鹰在陵国的天空飞着,一声哨响以后,它俯冲而下,稳稳停到一个异族少年的肩头。

    少年身穿蓝衣,腰上挂了几串颜色各异的宝石串子。

    他拿了一块rou喂给自己的爱鹰。

    又用北漠语对前面的带路人道。

    ‘我的天奴说它喜欢这里,这里水很好,温度也很舒服,只是人蠢极,不过后面若全杀了,待我入主,换我部族人居住,也可看了。’

    带路人也是笑用北漠语回他的主子:‘陵国蠢人甚多,前几月还在闹饥荒,只可惜那时主子在整合草原诸部,若是换了现在——’

    ‘只是再等些时日的事情,陵国不足为患,等我回去,还是先找到我那同父异母的哥哥才是,只有割下他的头,那些老家伙,才不会想法太多。’

    ‘前面就是陵国的皇都。’

    宣容微微踮脚就见远处一群骑着骆驼马匹的人往这边靠近。

    他赶紧对着身边一众侍卫道。

    “来了,你们当中可有会北漠语的?”

    众人面面相觑,然后摇头。

    “尚书大人说,这些过来的北漠人会说陵语。”

    宣容正要说什么,就见一只苍鹰飞了过来,在他们城墙不断盘旋。

    很快,北漠的使者们也到了。

    北漠的领头人带头下马,然后一群北漠人都跟着领头人下了坐骑。

    “这位尊贵的陵国大人,您好!”

    这文留着八字胡的领头人对着宣容伸出了手。

    宣容握了上去。

    “您好,您唤我宣礼节便可,请问您该如何称呼?”

    “宣礼节叫我左阿失。”

    “左阿失大人请随我来吧。”

    左阿失点头,带着一群人随着宣容进了城。

    宣容感到有人一直在看他,带他回头,就看到一个北漠少年直勾勾的看着他。

    宣容愣了愣。

    领头人看宣容在看蓝衣少年开口了:“这是我挚友的孩子,名唤帝因,他是第一次到陵国,若有得罪还请见谅。”

    宣容看向这名叫做帝因的少年。

    对方笑着露出了一口白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