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泄春光_第44章:不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章:不走 (第1/1页)

    “你说我那个弟弟能找到我吗?”

    已经被追了好几天看起来有些狼狈的男人问自己身边的女人。

    女人开始比划。

    “阿巴、啊啊。”

    “你说他不是我的对手,哈哈哈,你还是这么会讨我开心,不是讨我开心,哈哈。”

    周围的北漠人开始给面前的火堆添加柴火。

    男人捏开了女人的嘴:“张开。”

    女人顺从的张开自己的嘴,里面一节断舌若隐若现。

    “恨我吗?”

    女人摇头。

    男人笑了:“不管你是不是jianian细,我都认了。”

    然后他看了看左右,属下们心领神会,离开了这个地方。

    接下来就是脱衣,解裤,相连在一起。

    他们如此亲密好像一对爱侣。

    长时间的摇晃过后,他摸向了喘着气看起来有些可怜的女人的脸:“你走吧。”

    女人似乎有些难以置信。

    “你的舌头可能是我冤枉你了,但谁叫你是陵人了,滚吧,但别到边境地带,突戮尔那家伙一定会攻打陵国的,我了解他。”

    女人流下了两行泪。

    捡起了自己散落的衣服穿上,往着陵国的方向跑去。

    女人的舌头是男人怀疑她是jianian细的时候割掉的,或许男人错了,她只是一个被俘虏的普通陵国女人。

    一个普通的陵国女人,不会写字,不会说话,又被夺了贞cao,陵国她是回不去了。

    但男人不会认错,永远不会。

    女人越跑越越远,到后面彻底不见了男人和男人的部下以后,她的眼神一下子就冷了下来。

    “噗。”她往着地上吐了一口口水,再以指抵唇发出一种很怪的吹声。

    很快一只鸽子飞了过来。

    女人撕下一块布条,咬破食指,用血写上暗语,再绑到鸽子腿上,拍拍鸽子,将其放飞。

    她最后再恨恨的看向男人的方向,她以为她会亲手杀掉这个男人,她已经想好用什么方式杀死这个男人了。

    现在这个男人被他的弟弟追得不人不鬼的,他会死,只是不是死在她的手下,真是——可惜了。

    ……

    “奉鸳姑娘,少爷说鸳鸯两个字拆开不好,鸳鸯也很好听,寓意也好,你怎么不叫奉鸳鸯啊?”

    奉鸳正在小溪旁捧水喝,听阿计这样说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鸳鸯,鸳鸯,有奉鸳自然有奉鸯。”

    阿计懂了:“原来你有一个meimei啊!”

    奉鸳喝饱了水就去牵马过来喝水。

    “等等,我还没有喝!”

    “你这呆瓜和我的马儿一同喝吧!”

    “别啊——”阿计苦了一张脸。

    奉鸳还是让阿计先喝了再把马儿赶过去喝的水。

    马儿喝了水也吃饱了草两个人就开始骑马赶路。

    一听说奉鸳还有一个meimei,阿计忍不住好奇了,“奉鸳姑娘,你meimei是不是也会武功啊?”

    “当然!”

    “那你和她谁的武功更好一些啊?”

    奉鸳认真的想了想:“半斤八两吧,若是按规则比试她不是我对手,但若是真打,我不是她的对手。”

    “那她现在在哪里啊?”

    “太傅派她去北——你打听这么多想干什么?”奉鸳眯了眯眼睛语气有些不善了。

    阿计:“没什么,就是有些好奇嘛。”

    奉鸳:“少好奇,人越好奇越早死。”

    奉鸳同阿计一路马不停歇,终于在五日后到了抚安。

    阿计一到宣家,见到俞氏就扑到了这个老妇人脚下抱住了俞氏的腿,“夫人!夫人!”

    俞氏摸向阿计的头:“这是怎么了可是出了什么事?”

    阿计哭着摇头:“没有,没有,只是我太想夫人了。”

    俞氏拍拍阿计的头:“你啊,对了宣容了?”

    “少爷,少爷他让我来把你和老爷接走,这里,这里要打仗了。”

    俞氏听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斩钉截铁道,“我不走。”

    阿计愣住了。

    俞氏:“我生在抚安,也要死在抚安,我不走,当然宣齐也不会走。”

    宣齐就是宣容的老父亲。

    宣容的这对父母都已六十多岁,他们经历了太多,在某些事情上也有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固执。

    阿计简直急死了。

    俞氏的目光却移到了奉鸳身上,她看看阿计,再看看奉鸳。

    “小计,这位姑娘是?”

    阿计哪有心思管奉鸳,只想劝夫人同自己离开。

    倒是奉鸳大大方方的站了出来:“老夫人好,我叫奉鸳,是李良生李太傅家中家仆。”

    俞氏一听:“好好好,竟是李太傅的家仆,你同我家阿计……”

    奉鸳赶紧解释:“太傅让我护他回来。”

    俞氏皱眉:“怎么让你一个小姑娘——”

    阿计:“她可不是什么小姑娘她一巴掌可以打死人的。”

    奉鸳狠狠的看了阿计一眼,把阿计吓得再不敢开口。

    俞氏则放声大笑:“好,快跟我进屋,备宴,阿计去让厨房备宴。”

    宣容的一对父母并未到过京城,对李良生的了解也只靠传言口述,宣容也不可能在寄家的书信上写下李良生的种种恶事,只以为李良生忠君爱国,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君子人物。

    另一边,宣容正在写字,却突感一阵心悸,一种不好的预感席卷了他的全身。

    他猛的放下笔对着天空喃喃道:“我得回去,我一定得回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