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结局,三人共嫁 (第2/2页)
这可是那三个尊贵的男人,又是怕他受委屈,又怕他遭人白眼。 温书礼劝了好久,还把之前林兆雪的用心送的礼物和他惨遭毒手三人救他的事情都拿了出来,他们这才勉强放心。 末了二老还情真意切道,既是如此,我们只盼望你一生平安喜乐便好,我看有谁敢笑话你娶了三个男妻,我们第一个给他堵上臭嘴。 这样明晃晃的维护让温书礼很是感动。 林兆雪和路寿清无父无母,倒没了顾虑,而谢危楼,如今谢家是他做主,便是有人不同意,那又怎样。 只是苦了大臣们,这惊天骇俗,违背礼数之事,他们也只能咬着牙齿咽下去。 据说大婚当日,一袭红衣,喜气洋洋的温家公子胸前戴着大红花,头顶朱红喜冠,不住地向旁人拱手谢祝福,开路的小厮挎着花篮撒糖,他跨着一匹白马,领着长长两串的人,带着百里红妆,浩浩荡荡地娶亲。 先去了谢危楼府上,把高高壮壮,头戴盖头的谢新郎牵上花轿,再去了东厂迎那身子娇小的路新郎。 最后三人下了马和轿,步行至新皇的寝宫,一进门,安安静静的林兆雪盖着红帕子,端坐在特制的红床上。 温书礼领着两人同样坐下,从旁边的盒子里取出三条红绸,分别给他们系上,再汇聚到自己身上。 拉动第一条红绸,路新郎站起来,他双手掀起他的盖头,轻吻在他眼上,“两姓联姻,一堂缔约。” 第二条,林新郎,吻落鼻尖上,“良缘永洁,匹配同称。” 第三条,谢新郎,一吻在侧脸,“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三人满目深情地凝视眼前面如桃李,脸上带笑的丈夫,“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四道不同音色但同样悦耳的声音掷地有声。 温书礼从桌上取来酒,一个一个地和他们喝交杯酒,三杯下了肚,温润公子的脸上已飞起酡红。 三人看得心下痒痒,拉过他的手剪了红绸,脱了衣物,将他拐上红床,共赴巫山云雨。 龙凤红烛久久不熄,大床摇摇晃晃,被翻红浪。 第二日君王未早朝,直到第三日,满面红光的新皇大喜,敕令天下免交赋税三年。 本是要大赦天下,但是温书礼劝他,那些坐牢的人本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不是因为皇帝大婚而逃过一劫,这对那些受了伤害的人未免不公平。 不如去了赋税,让天下百姓同喜,又可修养民生,以抚平饥荒带来的长久影响。 林兆雪欣然同意。 后来在他执政期间,温书礼将所学习的历代好皇帝的优秀执政方式与政策写下来给林兆雪,让他结合本国实情加以实施。 林兆雪自然非常惊喜,看完后更是赞叹不已,温书礼淡然一笑,“这不是我的本事,不过是剽窃先人智慧罢了。” 翻到最后一页,秦始皇,唐太宗等人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纸上。 林兆雪默然,像是明白了什么,也不问他这些他从未听说过的人名是谁。 新皇只是紧紧地抱住了他,一下下亲他。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他将从温念那里兑换过来,属有人名的《孙子兵法》,《六韬》等传世名着递给谢危楼时发生。 这些书会被后世咏流传,这个世界不存在的人,依然会出现于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中。 这两人都有所反应了,路寿清也从二人那里得知了什么。 跑过来看起来质问,实则试探地说到,“你给他们都留了东西,那我呢。” 温书礼笑笑,拉过他的手放在自己guntang的胸膛上,“我。” 路寿清眼圈儿一下子红了,抱住他嘟囔,“又不是我一个人的。” “那你要吗?” “要,为什么不要,白捡的便宜我干嘛不要。” 在饥荒的大冬天白捡回来一条性命,这是他唯一留下的,自己的东西。 其实温书礼也想不厚此薄彼的,但奈何路公公手腕硬,两厂的人服服帖帖的,自小的太监生活又让他牙尖嘴利,和别人吵架像往外面蹦枪子儿似的,加上趋利避害,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本性让他在外交谈判中占据高峰。 什么贸易往来,割地赔偿,劝军投降,都是让他来的,他只要一张嘴,对面的人就知道自己打的算盘碎了。 为本国搏来了许多好处,渐渐洗清了他跟在老皇帝身边时落下的污名。 温书礼挠了挠被夹在他和路寿清中间的温?兔子?念,想到这笑了笑。 路公公不喜地拽着兔子的耳朵把他丢了出去,这才舒舒服服地搂着温书礼。 温念一兔子脸的怨气:你还丢我,解药都是我给你兑换的。 气呼呼地蹬着腿跑边去了。 后来温书礼的任务圆满完成,他也没想到温清清心悦她的闺中好友,在弟弟的示范后与沐晚晚共结良缘,他还帮着又劝了一回父母,还好这时温母正查出来怀了一个,算是没给温家绝种。 温清清在爱人的陪伴我,家人的支持和他位高权重的哥哥庇护下自然是美满一生。 只是这一回用了太多积分,换来是日子只能堪堪在年纪最小的路寿清前脚刚走,他后脚就跟上了。 “哥,竹篮打水一场空啊,积分花光光了。” “不,不是一场空。” 有人抽噎着回答。 温念自觉开始封闭记忆,哭泣声渐弱,他摸到脸上的泪,眼中却是一片迷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