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春信(美强双性)_第二章 靖平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靖平侯 (第2/2页)

在京中一众纨绔成性的世家子弟里凶悍得十分突出。若说那群人是被豢养在温室里的家猫,介子寻便是矫健凶狠的孤狼。

    因着他与众不同,读书时曾有看不惯他的私底下取了个“蛮人”的蔑称,后来挑衅到人前,被收拾了几回,这才安分下来。

    容时景想起当年旧事,唏嘘不已:“三年前你不顾所有人阻拦,一定要去歧阳关,可是那里什么都没有啊,介子寻,如今还落下了伤病,值得么?”

    大景朝划分为七大州,最西南边也最为危险的是洙州,毗邻西狄部,常年战火纷飞,而洙州最外一道关卡,便是岐阳关。

    “正是因为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我才要去那里。”介子寻想了想,慢慢道,“不,那里并非空无一物。容二,那里有战乱,有流民,战争过后尸体堆积如山。”

    容时景抿抿嘴唇,神色有些伤感:“子寻你变了。”

    他又颇含深意地说:“三年前你走时,我只盼着你回来,如今却希望你莫要回来最好。”

    他说着,把一沓书纸拍在案上。

    “看看吧。”容时景说道,“我趁大哥不在,偷偷潜进他书房,翻了一夜纸堆。其中有一封上给先帝的奏章,弹劾的是西南总督靖平侯介英海畏战不出、用兵不利,致使岐阳关一战大败。上疏后不久,先帝的旨意便下来了。”

    介子寻翻到那本弹章,落款是谨正司左监令贾用。谨正司为先帝授命,有监督肃正朝中高官勋贵之职权,这类官品级虽不高,却不容小觑。

    这个人,介子寻曾在宁王府见过。

    “谨正司一向只挑剔那些京官,对派戍在外的武将素来宽容。而贾用……”

    “若是无人授意,他绝不会主动上疏弹劾。”介子寻接过话头,淡淡道。

    当年西南边疆战乱不断,西狄屡屡犯边,烧杀yin掠无恶不作,西南百姓民不聊生,六年间接连两名西南总督折损在战场上,第三位继任者索性告老还乡,宁肯回家种地也不愿去洙州。朝廷急得焦头烂额,直到当时尚且年轻的靖平侯站了出来。

    介家先祖曾追随太祖皇帝鞍前马后,因此得封了个侯爵之位,世袭罔替。只是后辈大多平庸,介家百余年来也就不声不响过去了。

    到了这一代,依旧无人看好这位年轻的侯爵能做出什么功绩,更有甚者直言此去不过送死而已。但事发危急,朝中实在无人,便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一回了。

    介英海于是去了西南,这一去便是将近二十年。二十年来,鲜尝败绩,边疆愈发平定,百姓不再流离失所,西狄部虽贼心不死,却只敢在边界处徘徊,丝毫不敢来犯。民间对靖平侯感恩戴德,朝中也再无质疑之声,一时间介英海声望达到了顶点。

    直到七年前,有人上了一封奏疏。

    “当时西南并不安稳,歧阳关打了败仗,先帝本就对靖平侯忌惮得紧,加之西狄联合诸部死灰复燃狼子野心,内外夹攻之下,靖平侯处境艰难如履薄冰。这一封奏疏,便如同一点火星,彻底引燃了先帝心中疑虑。”容时景锁着眉头,忧心忡忡地看着介子寻,“子寻,你……”

    介子寻没有说话。他看着那本奏章,神情恍惚。

    “……子寻!”容时景握住他一只手腕,十分担忧,“你怎样?”

    介子寻慢慢从他手中挣出,冷汗顺着额角流下,涣散的瞳孔重新汇聚起光芒。他收回思绪,把心中难以言说的纷杂吞咽进去,神色重归于平静。

    “无事。”介子寻将奏章递回,面上看不出喜怒,“我父亲镇守西南多年,西狄畏他如虎;我娘亲亦是将门之后巾帼英雄,所谓‘畏战不出、用兵不利’云云,皆是子虚乌有的构陷。”

    “我知道。”容时景苦笑起来,“朝野上下俱都知道,弹劾他的人也知道,下令杀他的那个人也知道。所有人都知道他是遭人构陷,但先帝——”

    他伸出根手指指了指天上,声音清晰可闻:“先帝昏聩。”

    介子寻居然笑了笑。他笑着,把容时景那根指头压下去:“等你回去京城,可千万不能这么肆无忌惮。”

    容时景不大高兴地抽回手:“我理会得。燕水城里不知有多少人盯着,巴不得我出些差错,好参容时闻一本。”

    傅国公世子、大理寺卿容时闻,宁王麾下举足轻重的人物,无数双眼睛虎视眈眈,试图将他拉下马来。可惜容时闻本人志洁行芳,几乎毫无破绽,自然只能从燕水城有名的纨绔公子容时景身上下手。

    容时景又道:“你现下作何打算?还要留在你家王爷身边?”

    介子寻懒得计较他用语不当:“等他那伤一好,我就回洙州。”

    容时景挑挑眉:“你不恨他?”

    介子寻默了默,道:“做这件事,于他而言并无益处,所以我以为,当年之事应当是别有隐情。”

    介子寻在岐阳关时,也曾听见过关于宁王与靖平侯一案的诸多猜测,只是终究都是些捕风捉影的说法。而今纵然确定了上疏之人是由宁王授意,介子寻亦不愿妄下定论。他父亲与宋离风忘年之交,若不是彼此信任,不会将他送来京城,在宁王身边一待就是九年。

    无论如何,宋离风都没有理由杀介英海。

    “我会找出当年真凶。”介子寻站起身,“报此血仇。无论那个人是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