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湍_第十七章 读书癖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读书癖好 (第2/2页)

是气派堂皇的长相,然而非常文雅秀美,气质相当好,这人的脸仿佛能够发光,走到哪里都吸引人的视线,就连自己,最初见到何若冰,也不由得愣了两秒钟,在这混乱的人世之中,这样一个人仿佛一缕清风,驱散了人心头的浊闷,又好像一滴晨露,缓解了燠热烦躁。

    所以也就难怪老顾和他搞在了一起,出演了一场《甘露寺》。

    萧子静正在这样半嘲弄半认真地浮泛着随想,忽然间姚蓓娜如同燕子一般飞了进来,将一张电报纸放在他的面前,响亮地说:“首长,紧急情况。”

    萧子静立刻放下了勺子,拿起电报飞快扫了两眼,内容便全部印在脑子里,他登时头脑里便“嗡”地一声,朝鲜半岛开打了啊,这可真麻烦了,唇亡齿寒啊,金日成倘若赢了倒是还行,倘若他情势不妙,难免连累中国这边,虽然不像顾秋先那样,整天就爱看地图,站在地图面前,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不过萧子静毕竟在军队里多年了,对中国周边地缘也很是了解,朝鲜半岛紧邻着中国东北啊,吉林和辽宁都与朝鲜接壤,过了鸭绿江就是对面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倘若金日成一个顶不住,难免祸及中国。

    于是萧子静当然也就再吃不下饭,他草草又吃了几口,便推碗站起来,抹了一下嘴,快步往顾秋先那边去,遇到了这种事,还是和军事主官谈一谈比较安心。

    萧子静到了顾秋先那里,见顾秋先正在那里踱步,低着头,背着手,一圈又是一圈,只顾走路,什么都不理会,就连有人进门都不知道,仿佛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是一旁的何若冰看到了他,说了一声:“政委来了。”

    顾秋先这才留意到,萧子静已经出现在房间中,按照礼貌,本来应该招呼的,不过这时候顾秋先满心都是事情,也顾不得这些,只是随便点了点头,简单说了一句:“你来了。”

    便继续绕着屋子走。

    警卫员给萧子静倒了水,萧子静坐在那里,哪有心思喝水?然而心烦意乱,下意识便拿起缸子,喝了两口,然后放下茶缸,望着依然踱步的顾秋先,片刻之后问道:“老顾,你看朝鲜的这场事情会怎么样呢?”

    顾秋先“哼”了一声,说道:“还能怎么样?南朝鲜敢这么干,背后一定是有美国的支持,美国的军事顾问团可一直在南朝鲜呢,如今就看金日成的本事,社会主义阵营这边是不是团结,假如苏联肯帮忙,金日成未必会败,总能支撑一阵,怕就怕金日成败了,不知会怎么样连累我们这边。”

    萧子静连忙追问:“依你看,美苏会不会直接开战?三战会不会打起来?”

    顾秋先把头一晃:“说不上,现在都还只是出动小卒,后面的老帅一时不知道什么动静呢。”

    萧子静抚着额头:“假如是金日成能够抵抗得住这一波入侵,那还好说,否则美国逼到了中国的边境,就很麻烦了。”

    顾秋先瞥了他一眼,暗道谁不是这样担心呢?半岛那边虽然一直不太平,南北朝鲜一直有摩擦,不过毕竟离得还远,是她们朝鲜人自己的事情,倘若金日成败退到了苏联,在那边成立流亡政府,金日成自己很失落,自然是不必说,然而南朝鲜乃是美国一派,直接搡到中国眼睛前面,也是让人不安,睡觉都不能安稳了。

    只不过如今,一切都还难以判断,只能继续观察着,走一步看一步。

    于是顾秋先说:“暂时也忧虑不到这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

    两个人谈论了一阵,就到了早上八点,收音机开播早间新闻,只听新华社女播音员端庄严肃的声音说道:“今天凌晨四点,南朝鲜李承晚军队悍然越过三八线向北进攻,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动突然袭击,这次战争是美帝国主义蓄意发动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来说,是抗美卫国战争……”

    到了这个时候,指挥部的院子里已经是差不多所有人都晓得了这个消息,程玉莲在竹丛边正在给菜地浇水,得说玉莲嫂,真是有本事,园艺很是能行,竹子花草都能摆弄,另外她还能种菜,这一个院子面积不小,除了种花种竹子,还有一些空地,玉莲嫂是以为白放在那里很是可惜,便开辟了种菜,栽了一些茄子黄瓜在那里,补贴厨房的菜金。

    此时玉莲嫂一边用瓢往地里洒水,一边一叠声说着:“啊哟哟,没见过这么欺负人的,忽然间便打了过来,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呢?这就是仗着自己力气大,要拿捏人,像是这样仗势欺人,早晚要有报应的。蓓娜啊,你说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匆匆经过的姚蓓娜用力点了点头:“玉莲嫂说得对,侵略者一定不会有好结果。”

    军队里女同志少,机要这里只有两个女人,一个是报务员姚蓓娜,一个是译电员罗娴,在一群男人堆里,很是有些孤零,因此玉莲嫂来了之后,三个女人很快凑到了一起,有空就说说女人的话题,玉莲嫂也时常悄悄留一点好东西,给她们两个吃,姚蓓娜和罗娴投桃报李,她们两个身在机要,最先接触到各方面的情报,消息来源非常广泛,有一些不属于机密事项,又或者时过境迁,不再需要保密,就拿来和玉莲嫂分享。

    今天出了这么大的事,可想而知,到了午间,三个人一定要在一起好好说一说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