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意大利人 (第2/2页)
来,是这一年一月的《中国工人画刊》创刊号,中华全国总工会编印的,这一页刚好是林彪的照片,照得十分标准,照片上的林彪,或许是因为角度的缘故,并不显得怎样清癯,脸颊上居然显得比较有rou,面色平静,神情很是笃定的。 照片下方是一行中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再下面是一行英文,“LinPiaoaheFourthFieldArmyofPLA”,得说虽然是工人杂志,但是文化水平蛮高,或许还有国外读者,所以印了这么一串英文。 顾秋先看了那五个字,点点头:“这个名字好听一些。” 很有当代感,更加时髦一些,“横霸”两个字虽然还不脱古气,但是“政治论”很适合时代潮流了,现在的人们,不是动不动就说什么“政治政治”吗?相较而言,《霸术》就实在太中华古风了,一股子春秋战国的味道。 对于顾秋先的这个观感,萧子静也感到很有意思,咯咯地乐:“可说马基雅维利的这本书,和《韩非子》、《商君书》有的一比。” 全都是严峻的权谋论。 顾秋先虽然参加革命之前,读过几年私塾,不过他的中国古文化水平,显然还达不到先秦诸子百家的程度,萧子静提出的这两本书,他虽然恍惚曾经听说过,却并不知道究竟讲的什么,这时候便很虚心地询问,萧子静便给他讲韩非和商鞅都写了些什么,顾秋先听得极其入神,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何若冰这时候暂停了读书,也静静地听着,他虽然大学毕业,但是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并不是钻研很深,他读的中国古书,多是旧,商鞅和韩非,他只知道都是法家的人物,具体主张却不很了解,这时候听萧子静细细解说,觉得很是开阔见闻,不由得便想到了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曾经写过一篇《政治学》,那也是很有意思,不过亚里士多德的这篇文章,自己还是不说了吧,本来顾长官就已经沉浸得很深了。 就在这样的讨论之中,时间来到了九月,美军在仁川登陆,美韩军队从此反攻,便如同许多人之前的预测,有了美国的加入,金日成情势就此不妙,果然是节节败退,六月下旬占领的汉城,到了九月下旬,便给美韩夺了回去。 眼看朝鲜半岛风云突变,中国国内的气氛也愈来愈紧张,九月三十号这天,打开收音机,不多久便听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讲话:“……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顾秋先听了,就是一皱眉,政协国庆大会啊,就讲这个。 萧子静也听着,总理讲话终了之后,他语气有些沉重地说:“现在就看美国是否明智,如果麦克阿瑟不越过三八线,尊重战争之前的分界线,大家还可以维持和平。” 顾秋先一脸的不耐,脱口而出:“烦不烦啊!‘唇亡齿寒’没完没了,朝鲜师都还给他们了,还找事!” 四野的朝鲜师,在半岛战争之前就已经归还了北朝鲜,得说这应该是朝鲜人民军的主力呢,毕竟在中国锤炼了这么久,隶属于林总的部队啊,打过了解放战争,那战斗素养可不是一般军队可比,金日成“反侵略”能那么一鼓作气,归国朝鲜师想来是居功不小,在顾秋先看来,把这三个朝鲜师还给金日成,已经很尽到人情,不该再付出什么了。 见顾秋先如此烦恼,萧子静也很有些无奈,便劝道:“老顾,这也是迫于无奈,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灭亡了北朝鲜,中国便是直接与李承晚的南朝鲜接壤,资本主义阵营……” 顾秋先痛恨道:“就是这个才麻烦,直接逼到人家眼皮子底下来,都是金日成太多事……” 说到这里,他便没有继续讲下去。 萧子静一时无语,顾秋先虽然没有明确说,不过这一阵话里话外,有一点怪金日成没事找事的意思,并不怎样看重“抗美卫国”,他的这种道德与政治立场,让萧子静很是有些不能够接受,虽然金日成确实反击得有点太过犀利了一些,不过毕竟挑起事端的是南朝鲜,所以金日成怎么样都不为过。 于是萧子静便说:“是美国和他们的傀儡李承晚首先攻击,发动战争,金日成是自卫反击……况且无论如何,事情也已经成了这个样子,只是抱怨是没用的,总不能坐看资本主义扩大势力范围,所以即使刚刚建国,百废待兴再艰难,如果中央最终决定参战,那也要克服困难,援助朝鲜。” 顾秋先瞥了他一眼,老萧啊,你这政治思想工作做到我这里来了,搞通思想?然而我就是通不了,想让我认可既定的现实是办不到的,我就是要怪金日成,人不怕没本事,就怕脑子糊,自己没能耐,便不要惹事,静悄悄待着自己的便好,起码不给别人找麻烦,如今是惹了事没办法料理,要别人给他收拾烂摊子,中国有这样的盟友,真的是倒了邪霉。 至于说究竟是不是自卫,顾秋先以为这个问题不究也罢了,自己从小看村头的人打架,两边都说是对方先动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