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怀疑 (第1/1页)
宾馆老板对他们的去而复返是有所预料的。在随着人口流失生意越发凋零的日子中,他们也算是很宝贵的金钱来源,老板这一回还特意留出了最好的房间。 只是这一夜和数年前的那一晚一样,是谁都没有睡好的。 到早晨八点,预订的闹钟响起来,宁须安揉了揉发胀的眼眶,要起身去派出所了。 他一动,抱着他的纪庭也跟着坐了起来,一面关掉闹钟一面和他说:“吃点东西再去,你昨天晚饭吃得太少了,今早要再不吃,胃要出问题的……” 宁须安转过头去看纪庭。 他自己叫人难过的手段多年来没有长进,纪庭也差不多,就算平日里也是个能说会道的,在面对宁须安时,永远只会手足无措地抱上去,连安慰话都没法说得很流畅。 纪庭看上去只比宁须安精神那么一点儿,和人对上眼神了,就挨过去轻轻贴了贴宁须安的面颊:“你慢慢收拾,我去买……要吃什么?黑米粥加几个烧麦,好不好?” 但那点早餐吃下去也很快被宁须安吐了出来。 他哥哥的遗体说起来并不算骇人,只面部因为溺水窒息变得青紫,其余的相关表征都不算明显。 可这形容跟他所熟悉的那副对比起来,就叫宁须安很不舒服了。他本来就没吃多少,现下胃还一个劲儿地抽搐,直往上泛酸水,脑袋里的一根筋也要凑热闹,绷直着一阵阵地发痛。 纪庭揽住宁须安的腰,望着他微微发白的嘴唇,眉头紧锁:“待会儿去一趟医院?” 宁须安按着自己的胃,摇了摇头。 纪庭一双眉绞得更深,一个“可”字还没开头,耳边就插进来一道陌生的男声。 “宁须安先生?” 两个人一道转头看,身后正站着两个民警。一个是张此弋,还有一个是刚刚出声的,留了寸头,面孔很年轻,但看起来有几分毛燥,叫李朝柯。 简短的自我介绍后,李朝柯说出来意:“宁须安先生,我们有一些情况想再向您核实。” “他今天情况不大好,”纪庭斟酌着问,“能不能明天再来?” “情况不好吗?”李朝柯反问一遍,声音很小,其实更像是无意识的自言自语。 他的眼神长久地停留在宁须安身上,摆明了是不想让人走的意思,甚至还掺杂着点“机不可失”的高兴。 纪庭没错过那一闪而过的兴味,面色骤然冷下来,正准备要把宁须安往身后护,宁须安却在这时捏了下他的肩膀,又对那两位警官说了好。 纪庭扭过脸:“你……” “我想尽快知道我哥的死因,纪庭。”宁须安低声说,“说不定我能提供什么有用的线索。” 纪庭蹙着眉在看他的脸色,宁须安便又道:“我感觉还可以的。” 纪庭与他四目相对片刻,心知自己就算是再放心不下,今天也不会拗得过宁须安,只得道:“那我在车里等你。” 李朝柯适时接了话:“宁先生,跟我来。” 李朝柯领着他进了讯问室,这间房的布局和上一回并无区别,只是朝向宁须安一侧的灯光要更亮,叫他无法轻易地将那两人的神色看得分明。 “宁先生,”这次的主要问询人是李朝柯,“宁须平先生在陆家塘定居已两年有余,对吧?” “是这样。”宁须安答他。 “根据陆家塘居民们的说法,两年来,宁先生都没来看望过你的哥哥,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原来还有个弟弟,我们警方也是到下午才获悉——兄弟关系其实并不亲厚吧?”李朝柯这样问宁须安,语气却很笃定,“那宁先生,是出于什么原因会选在13号那天过来探望兄长?” “因为他12号晚上打电话说想见我,13号正好是周日,我有空。”宁须安说。 “通话时有录音吗?”李朝柯问。 宁须安顿了下:“……没有,但或许我哥……” “宁须平先生的手机机型落后,使用时间太久,在水中浸泡时间又过长,”李朝柯说,“所以相关数据已经无法恢复。” 宁须安眉头动了下。 李朝柯又紧接着拿出了一份文件,问他:“宁须安先生,您知道宁须平先生生前有购入这一份寿险吗?” 他补充道:“这种类型的保险,必须是两年后生效。” 宁须安茫然地盯着那几个黑色的印刷汉字:“我不知道。” 李朝柯仔细地看着他的神色,静了好一会儿才又继续说:“购买这种保险的,一般是一个家庭的主力军,为了弥补因主要劳动力意外死亡导致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丧失的悲剧。” “也有许多人会防患于未然,在成立小家庭前提前购入,因此受益人名字要么是自己要么就暂不填入。” “然后?”宁须安问。 “宁须平先生的这一份保险,受益人的名字同样是空白,”李朝柯说,“他并无配偶后代,一旦发生意外,有资格拿到这一笔钱的就是他的直系亲属。” “所以宁须安先生,您当真不知道宁须平先生有购入这份保险吗?也当真只是因为哥哥突然思念你,所以才会第一次来到陆家塘看望他吗?” 李朝柯目光尖锐,直直看向宁须安的时候会让宁须安想起另外一个有这样习惯的人——不过纪庭总会让他觉得无奈,李朝柯只会让他觉得好笑。 宁须安往前倾了倾身,在同李朝柯对上视线的瞬间,他提起嘴角微微笑了笑:“所以李警官认为是我杀了我哥?” “因为……”他慢吞吞地问,“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